重磅:移动互联网落潮,最值得关注的6个领域

日期:2016-07-20 / 人气: / 来源:本站

重磅:移动互联网落潮,最值得关注的6个领域

重磅:移动互联网落潮,最值得关注的6个领域

壹是壹 · 2016-07-18 21:01:46



重磅:移动互联网落潮,最值得关注的6个领域

 提示点击上方"关注我"免费订阅微信平台


我们的恐慌总是和狂热一样会不经意间来临。

最近不少创投圈人士的朋友圈都被一篇《包凡快点交稿吧,大家等着过冬呢》的文章刷屏了,文中引用了高榕资本合伙人高翔发在朋友圈的一个段子:每当冬天来临,就会有张颖同志内部发言流出,王冉同志发文跟上,包凡同志总结陈词……其他同志默默转发。

投资人们都在喊冬天来了,呼吁创业者不要纠结估值,落袋为安好有粮草过冬;去年这个时候还风光无限的一批准独角兽公司纷纷放慢了节奏,裁员、并购甚至倒闭的新闻在 2016 年上半年并不少见。

豌豆荚 2 亿美元卖给阿里被看做移动互联网黄金时代落幕的一个注脚,整个创投的风向开始从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转为谨慎乐观的现实主义,靠烧钱撑起的商业模式创新开始乏人问津;即便是一些产品型公司也被更多建议要跑得更快,先把规模做上去,拿到融资后再精雕细琢。智能手机过去五年带来的增量市场开始变为存量市场,大环境开始趋于保守,少有人会为看不懂的冒险者买单,在对经济趋势整体悲观的预期下,能带来稳健利润的企业才让投资者心安。

有趣的是,恐慌的另一面却是娱乐至死的狂热。

年初 VR 热得发烫,随便一个还算靠谱的团队就让 VC 感慨贵得已经投不起;内容创业被捧为当下最热的风口,IP 自然成了被竞相追逐的资产;直播加上网红让资本找到了新的出口,7 月 11 日 papi 酱在各大直播平台的首秀竟然收获了 2000 万人的观看……比起技术和产品端创新的万马齐喑,娱乐消费似乎被寄希望撑起这个恐慌时代飘摇的梦。

重磅:移动互联网落潮,最值得关注的6个领域

papi 酱直播宣传图 来源:百度视频

太阳底下,已无新鲜事?

当我们把视野放到全球,会发现让人兴奋的变量种子正在四处萌芽。

年初的 AlphaGo 大战李世乭让上亿普通人第一次认识到人工智能不只是玄学,在很多行业和领域中,AI 正在润物细无声的掀起一场革命……


任何一个产业的低潮期都在蕴藏着新的变量,中国的科技创业大约六年左右一个周期,相似的情形在 2003 年和 2009 年都曾发生过。2003 年之前,正是纳斯达克股灾后中概股互联网公司最惨淡的日子,但是那一年王兴、张涛纷纷回国创业、淘宝刚刚成立,京东还没有做电商;2009 年 PC 互联网发展进入瓶颈期,百度霸占了绝大多数的 PC 端流量,腾讯成为所有互联网创业公司头疼的「锅盖」,但没人能想到仅过一年中国就迎来了英雄辈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好的创业者都是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不会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即便在最糟糕的冰点,也能嗅到下一个五年潜藏的机会。

过去一段时间,极客公园的记者们和红杉、经纬、IDG 、FreeS、贝塔斯曼、GGV、险峰长青、顺为等十余家主流 VC 一起花费大量精力,试图去挖掘和梳理出在当下产业变化最剧烈的领域,以及这些领域中在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维度带来新的可能性的 50 家新锐公司。


移动互联网红利消退,哪些赛道还在变化?

即便是最乐观的人,也很难否认智能手机所带来的移动互联网创新红利期正在不可逆转的消失。在基础的设备端(意味着新增流量),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早已告别了前些年陡峭的增长曲线,千元机血战和渠道战争的愈加惨烈背后都是智能手机普及率接近饱和的客观现实。在渠道端(意味着触达用户的频度),微信、支付宝等超级 App 借助资本的力量让中小 App 难有翻身之地,除非进行资本联姻,短期内很难再有一个新兴的强势超级 App 诞生。在用户端,消费升级的浪潮下,人们对于品质和品牌的诉求更加强烈,横扫中国互联网十余年的屌丝经济模式开始到了必须升级换代的时候了。

如果把移动互联网比作一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的基础设施、水电煤在过去五年被充分建造,摆在创业者面前新的挑战一个在于如何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另一个是如何创造新的需求,而这些都依托于如何能够能理解用户以及让用户获取服务的体验更加方便。

我们把视野放宽到未来五年的维度,就会发现潜在的机会正在井喷。

在基础设备端,我们必须承认 VR/AR 在一两年内难以走向大众,但我们坚信它会在五年内像当年的智能手机一样实现井喷。就像 2007 年 iPhone 一代发布的时候,没人会预料诺基亚的衰落,但当整个手机生产链条和开发者生态都开始倾斜的时候,新的时代就来临了,逐渐遭遇增长天花板的手机厂商、显示设备厂商和开发者都有足够强的动力拥抱 VR,到了那个时候设备、渠道、流量的格局又要经历一轮重新洗牌。

另一个设备端的变量来自智能硬件向数据服务的进化。相比智能硬件概念最火热的 2013 年,如今整个智能硬件行业正处在低谷。由创客们驱动的众筹硬件产品的时期已过去,今天的智能硬件创业者要想在巨头的产量和价格优势面前找到自己的出路,必须要能清楚地回答几个问题:产品是否真的解决了痛点?是否适合作为新技术的载体?硬件之外,是否有内容作为支撑?是否面对一个具有潜力的高黏性市场?

如何拓宽用户对硬件的使用时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整个互联网世界最关键的两个元素一个是对象,一个是信息,在对象之间信息的传输频率越高价值便越大,微信等社交工具就是典型。对于智能硬件来说,它天然是采集和传输用户行为数据的最佳载体,一个能够让用户找到长期高频使用理由并借助用户所产生的海量互动数据让自己更聪明的智能硬件,一只脚已经迈入了人工智能的大门了。

AlphaGo 之后,人工智能是不是玄学的争论可以放在一边了,我们终将进入到人工智能的时代,只要机器能够持续在与人的交互中收到数据并被调教,所以我们把人工智能的普及看做手机、智能硬件之后的一个必然阶段。所以在当下,我们看好的人工智能领域变量都是在如下几个方面具备领先于同行的优势:计算及视觉能力(背后是进行海量识别的准确度);交互(现阶段语音识别能力决定交互的质量);终端能力(致力于廉价的机器人创业公司开始井喷,注定是未来人工智能的交互入口)。


#p#分页标题#e#

设备和计算能力的进化之外,另一个任何时代都无法绕开的变量便是用户,拆解开来就是两个大的变量:用户获得服务的渠道变化和用户习惯的变化。

今天人人都能感受到娱乐的热度,为什么泛娱乐现在这么热?是提供娱乐的产品有新的革命了吗?似乎并不是。背后最关键的变化是渠道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正从一个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存量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渠道格局的变化成本越来越高并日趋固化。所以你能看到视频网站在各自获得资本加持之后市场份额的逆转越来越难。当渠道的格局趋于稳定,IP 自然就会成为争夺的焦点,毕竟不管是游戏、视频还是电影,取得了连接用户的入口后,彼此的高下之分就是谁能稳定提供优质的内容。

所以原创内容团队的价格水涨船高,视频网站纷纷发力自制内容,腾讯重金收购火影、皇室战争等 IP,猫眼等原来的电影线上渠道方介入到上游环节。内容创业的大风刮起也是同理,无论是腾讯还是今日头条,都明白「得内容者得天下」的道理。直播的火热也是一样,这个行业未来的垄断者占据的将是用户海量的时间。

用户习惯的变化一个集中反映就是我们越来越多听到的消费升级。当人们愿意为了这种升级的需求付出更多成本,这将会是一种比「性价比」更能持久、更强大的商业力量。你会看到越来越多基于「品质」的需求在升级;越来越多人为「发现生活」,为兴趣爱好,为花钱「自我满足」而买单,新的生活方式正在觉醒;与此相伴随的是,锁定垂直人群、拥有内容价值的新型电商正在崛起;这也带来了一批新的商品品牌崛起的机会。

消费的另一面自然是花钱。所以与消费升级同步发生的便是金融的新机会。互联网金融行业经历了一轮 3 年左右的野蛮生长后,正在回归。靠着拼渠道、流量和高收益的红利时代已经过去。精细化、差异化、技术化的运营和创新是互联网金融这个阶段的主题。

一度被强调的「互联网化的金融」理念也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对「金融本质」的重新关注,以及「金融与技术结合」的更多可能性。「Fintech」大行其道,金融行业正在重新回归到「技术信仰」的时代。所以,能够在技术层面和产品层面做出的创新的公司将成为关键的行业变量。

比如说,三年前互联网上还流传着卖肾买 iPhone 的段子,今天买单侠、分期乐等都能够提供手机分期的金融服务;曾经无数刚入职场的新人都会为押二付三的巨额房租发愁,如今租房分期的金融服务早已成为标配;就连旅游这件事,过去一次出境游需要存钱大半年,如今已经有成熟的分期服务让人实现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设备端到渠道再到用户,新的变革的机会正在悄悄发生,极客公园重点选取了虚拟现实、智能硬件与数据服务、人工智能、泛娱乐、消费升级以及金融科技等六个热点领域做出梳理,挖掘出 50 家带来新商业可能的新锐公司。


#p#分页标题#e#

虚拟现实篇

在硬件端,今年上半年 Oculus Rift 和 HTC Vive 都迎来了大规模发售,Oculus Rift 不负众望地成为欧美地区最受欢迎的 VR 头显设备,而 HTC Vive 凭借着室内定位系统和在国内发售也获得了玩家和大批 VR 行业应用人群的市场。

然而在移动 VR 设备里,Gear VR 依旧占据着半壁江山,可是随着大众对 VR 需求的转变和成本影响,移动 VR 在 B 端市场更有优势。其中 VR 一体机和配合头显设备的周边设备是新血液。

一、VR 一体机

VR 一体机一度被业内质疑它的存在,然而它依旧在市场中凭借一些优势找到了落脚点。由于移动手机盒子在产品体验上容易出现晕眩,大部分的诱因是由于手机性能不够好。而 VR 一体机从硬件底层到产品外形都有极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以高通为主的上游厂商为了增加硬件影响力也给予一体机厂商不少扶持,小团队在发现手机盒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后纷纷转向了 VR 一体机的研发。另外,VR 一体机以便携、良好体验等优点成为 B 端用户的主要使用设备。

我们可以确认的是,移动 VR 设备将依旧是「低成本」设备的天下,而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设备则需要 VR 一体机来补位。

二、 周边设备生产

除头显之外的 VR 硬件设备也进入了硬件开发商的研发名单中。随着主流 VR 设备的面市,PC 头显设备几乎没有入场空间,而交互却始终没有脱离传统的游戏操作形式。场景化和动作捕捉是 VR 设备的两个热点。

由于许多团队开始考虑如何将线上产品转移线下,精品体验店脱离了「网吧模式」演化成类似「密室逃脱」类的主题体验馆。VR 周边设备为了贴合 B 端需求,逐渐引入了交互、社交、具象化的特征。

国外 VR 设备大多以不同形态的手柄为主,今年 E3 游戏展时,Sony 便为了配合 PS VR 推出了「枪式」VR 手柄 PS Aim,被誉为最好 VR 手柄的 Oculus Touch 已经大规模提供体验,也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出货。

反观国内,除了一些团队所开发的枪式手柄外,产品则大多焦注于多人交互的动作捕捉设备。诺亦腾的 Project Alice 逐渐引入新的会话和演示主题、青瞳视觉进一步将 VR 使用场景扩大到 30 平米以上的规模。DepthVR 的深度摄像头则基于空间无限拓展的可能性。

重磅:移动互联网落潮,最值得关注的6个领域

我们可以总结如下:VR 硬件头显市场还没有饱和,而过高的售价直接影响头显设备进入家庭的动力。行业人员在意识到市场导向之后更愿意把变现的机会放到 B 端博弈。

好的 VR 体验仅靠硬件是不够的,最终吸引用户接受 VR 的是足够重量级的内容。我们在这一阶段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内容在逐渐变得精华,并且寻找到了应用方向(教育、房产、影视等垂直领域)。由于越来越多的团队参与,内容形式花样也变得更多,「社交」这一元素开始在 VR 中建立雏形。

三、内容制作商

1、VR 视频

在内容制作层面上,国外以大型影视公司为主(如迪斯尼、索尼等)。国内则是创业公司更为活跃,如兰亭数字、追光动画、大麦 VR、Nibiru 等都在前期积累获得了明显效果。在大公司层面,以优酷、乐视、爱奇艺等拥有庞大流量资源的平台商已经着手建立自己的 VR 帝国,可随之而来则是匮乏的内容资源和内容形式。

VR 视频内容直至现在也没有一个成熟的拍摄、叙事方案。从体验来讲,视频内容的质量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很多团队在进行由视频拍摄 1.0(拍摄满足基本叙事需求的 VR 短片)到拍摄 2.0(镜头语言和技术的升华和提炼)的转变。除了拥有成片的影视内容之外,VR 直播及演出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影视内容形态,内容多集中在赛事、演唱会等参与感和沉浸感强的活动上,粉丝经济将是接下来 VR 内容着重的消费对象。

在广告方面,VR 在小范围的线下和特定的应用场景推广(比如汽车)比较成功,外包团队依靠成熟的生产模板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客户需求,这一模式正由广告类应用向影视歌直播等行业转移,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在各个视频网站看到成果。

2、VR 游戏

从全球 VR 来看,本在同一起跑线的我们正逐渐被西方第一梯队拉开,国内大部分团队对 VR 的理解不够深刻,目前依旧停留在需要通过 VR 做什么这一误区。而国外诸多团队已经摒弃了过去传统游戏开发思路,引入了社交元素。

VR 游戏领域最先入场的大多为初创团队,如 TVR 时光机、天舍传媒等游戏团队都将在今年年底前把作品投放市场。第一波的先锋团队把握了各个 VR 主机平台的优先权,游戏内容大多以格斗、解密和轻交互为主。不同通常建立起的 VR 展露头角的 VR 游戏团队则更多关注在精品游戏和多人社交领域的探索。

而在游戏方面,VR 开发者还面临着无法变现这一尴尬局面,大量曾经做手游等游戏公司也纷纷转型,可最后的回报不够。而由硬件厂商、游戏引擎开发商、游戏社区发起的开发者大赛也在快速催生 VR 游戏开发者,基本可以做如下结论:从业人员多,精品内容少,回报率低。

四、VR 垂直类应用

VR 应用目前依旧集中于企业级市场,旅游、房地产、教育等行业。由于有了将近一年的积累,产品生产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生产模板,基本上能够满足其他行业需求。

VR 在房地产和家装是其中最热门的领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接纳虚拟现实,VR 逐渐成为一个「可以落地」的项目。现如今,拥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并且稳定输出的 VR 应用最容易在业内建立口碑。

接下来,垂直类应用将把产品品质作为关注点,形成分级,针对不同行业人群的需求提供不同产品类型。

五、分发平台

目前做应用商店的依旧以硬件厂商为主,Gear VR、大朋、暴风魔镜、DreamVR、焰火工坊等都有自己的应用商店。

主流的 VR 分发平台依旧是 Steam。在为期半年的时间里,Steam 平台已经上线了近 300 款 VR 游戏,支持 Oculus Rift 和 HTC Vive。但现在也冒出了独立建立资源平台的趋势:

虽然大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有强势的移动互联网分发渠道,切入 VR 内容和应用分发顺理成章,但是依旧缺乏大资本拉拢资源,完善布局。

由于硬件端、软件端都没有公认的平台标准,把握了大流量入口平台则意味着更多的变现机会,而除了 Steam VR 和暴风魔镜的 App 平台,其他(包括 Vive Port)都没有让国内玩家满意,这一局面在没有杀手级应用市场存在时是无法扭转的。

总的来讲,在下半年资本谨慎时,VR 行业迎来了第一次洗牌的机会。在没有足够的内容和用户的大前提下,大量非专业人员的涌入只能延缓 VR 技术成长速率。VR 经「自然调节」后的景象必然是拥有精品、社交、成熟技术三元素中两种。初期杀手级应用或许在 2017 年初出现。随着线下体验店的推进,用户会更低门槛地拥抱 VR,伴随着线下体验店,多人交互和周边设备市场也会随之拉动。最后,在移动 VR 产品上,VR 一体机的产品形态会在 移动 VR 盒子上存留一段时间,直至大众认为移动 VR 是硬需求为止。


#p#分页标题#e#

智能硬件及数据服务篇

我们该如何判断一款智能硬件是否靠谱?

广泛地来讲,「智能硬件」指代那些功能上能够互通互联(尤其是与手机联动),形式上软硬件结合(部分功能需要借助软件实现)的设备。

当然,智能硬件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很多时候它代表着「对传统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的产物」。举例来说,普通的手表加上各种传感器变成智能手表,普通的插座加上 Wi-Fi 控制变成智能插座,普通的音箱接入互联网同时能够用语音操作变成智能音箱。

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新兴的产品类别,有些确实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有很多「隔靴搔痒」的产品。而随着智能硬件的创业门槛的降低,吸引了众多创业者进入——在国内外的众筹网站上,你能想象到的产品都已经变得「智能化」了。

在眼花缭乱的智能硬件中,我们该如何判断一款智能硬件是否靠谱?

一、是否解决了痛点?

一款靠谱的智能硬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活的舒适度,甚至是提高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它要符合我们使用习惯。具体来说一般符合下面特征:


现阶段所提供的功能不可替代(解决痛点)

功能并非不可替代,但是可以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p#分页标题#e#


举例来说,智能摄像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类。在几个月前的米粉节上,小米生态链产品里最畅销的单品是正是小蚁摄像机夜视版。随着年轻人租房比例增加,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智能摄像机解决了「安防」、「维系亲情」甚至是「调戏宠物」的痛点,而且暂时没有更好的替代产品出现。

同时还有很多产品看似很用心,但是并没有解决实际的痛点。例如很多智能水杯把「喝水提醒」作为卖点,但就像外媒 Gizmodo 所说:我们人的身体经过上千万年的进化,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完美的,能够实现同等功能,而且还不费电,不需要手机配对的能力——那叫做「口渴」。

另外,不要企图一款智能硬件能够改变你的习惯,这很重要。例如如果你本身就没有戴表的习惯,智能手表在过了三个月的新鲜期后,还能在你手腕上停留多久呢?

重磅:移动互联网落潮,最值得关注的6个领域

二、是否适合作为新技术的载体?

一款靠谱的智能硬件不但可以「简化」我们的生活,还可以成为很多新技术的「布道者」。而判断一款智能硬件是否适合作为新技术的载体,可以有以下依据:


新技术所带来的功能、交互方式是否符合使用习惯

硬件本身是否需要大的改动


在 I/O 2016 上,Google 发布了一款智能音箱 Google Home。你只需对它说出声控命令或语音请求就能得到回应,查询信息、控制家电通通不在话下。语音交互的背后,依托的正是近来非常火热的人工智能(AI)技术——音箱本身就是一个「声学设备」,麦克风扬声器都是现成的,所以很适合通过语音交互来承载 AI 技术。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家庭陪护机器人,它们是合适的 AI 载体吗?这个答案可能需要讨论。问题在于,当你的家里出现了全新的智能音箱时,你不会觉得它突兀。而当一款智能硬件被包装成「机器人」时,你可能就要考虑一下是否接纳这个「家庭成员」了。

三、硬件之外,是否有内容作为支撑?

没有了软件,硬件本身就是一个空壳。而软件除了通常所说的 App 之外,更重要的一部分是联网资源,也就是内容。这一般包括以下类别:


硬件本身所不能获取的参数、资料

可以发挥硬件特性的多媒体内容

枯燥的数据可以转化为更有价值的信息


很多智能硬件还停留在控制阶段,即把一些基本的操作搬到了 App 端,所以才会给人带来的不够「智能」的感觉。靠谱的智能硬件应该具有后期的升级能力,同时也能获取很多硬件之外的内容。

举例来说,一台智能空气净化器通过手机可以进行操控,那只是多了一个操控的选择而并非不可替代的。但如果通过手机联网获取当地室外的 PM2.5 质量,智能地提醒你:「今天空气很好,可以让我休息休息啦!」。这显然就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智能硬件,尤其是监测类,在获取相关的数据后并没有进一步进行处理。尤其是很多智能手环,仅仅告诉你走了多少步、睡了多久,并不会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四、是否面对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

判断一款智能硬件是否靠谱的另一个纬度市场的潜力,这将直接影响到这款智能硬件是「昙花一现」还是可以不断地进行迭代。

例如智能微投这个品类,随着年轻一代对于大屏幕娱乐需求的变化(便携化、集成化),像智能微投这样继承了内容源、投影设备、音箱的产品势必也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甚至在未来直接和智能电视竞争。

如果一款智能硬件选择是一个极其小众的市场,解决了一个并不是很核心的需求,那就要担心它是否会随时死掉了。

人工智能篇


#p#分页标题#e#

目前中国地区人工智能领域获得投资最多的五大细分领域是计算机视觉(研发类)、自然语言处理、私人虚拟助理、智能机器人和语音识别。从投资领域和趋势来看,未来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资本将主要涌向机器学习与场景应用两大方向。

重磅:移动互联网落潮,最值得关注的6个领域

数据储存容量和技术能力的提升为机器学习爆发提供了基础保障,而机器学习又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和涵盖面最广的应用手段;但由于现阶段运算能力的局限和通用解决方案的研发门槛限制,基于安防、智能生活、教育和健康等场景的场景应用成为了大多数国内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口。

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链中,除了以 BAT 和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核心势力,B 轮或 B 轮以前的初创企业占到了行业 80% 的比例。他们分别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智能生活解决方案等领域形成自己差异化的竞争态势,并在各自领域内的技术领先度和市场占有率上领先其他对手。

一、跨场景的计算机视觉落地实践

在国内计算机视觉领域,动静态图像识别和人脸识别是主要研究方向,而跨行业的多场景解决方案正成为各家计算机视觉企业争夺的核心。

目前,由于动态检测与识别的技术门槛限制,静态图像识别与人脸识别的研究暂时处于领先位置,其中既有腾讯、蚂蚁金服、百度和搜狗这样基于社交、搜索、大数据整合的互联网公司,也有三星中国技术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Intel 中国研究院这类的传统硬件与技术服务商;同时,类似于 Face++ 和 FaceID 这类的新兴技术公司也在各自专业技术和识别准确率上取得了不错的突破。

而在难度最大的动态视觉检测领域,格灵深瞳、依图和旷视科技等企业的着力点主要在安防和金融领域,在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也与人脸识别技术联动使用。

二、交互是语音识别的未来

语音识别的关键在于基于大量样本数据的识别处理,因此,国内大多数语音识别技术商都在平台化的方向上发力,希望通过不同平台以及软硬件方面的数据和技术积累不断提高识别准确率。

在通用识别率上,各企业的成绩基本维持在 95% 左右,真正的差异化在于对垂直领域的定制化开发。

类似百度、科大讯飞这样的上市公司凭借着深厚的技术、数据积累占据在市场前列的位置,并且通过软硬件服务的开发不断进化着自身的服务能力;此外,在科大讯飞之后发布国内第二家「语音识别公有云」的云知声在各项通用语音服务技术的提供上也占据着不小的市场空间。

在语音识别的最大难点跨场景人机交互的落地实践中,来自苏州的思必驰通过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声纹识别、性别及年龄识别和情绪识别等技术在多场景语音交互的综合应用中表现亮眼,而基于不同场景的人机语音交互也代表了语音识别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三、瞄准消费市场的智能机器人

由于工业发展和智能化生活的需要,目前国内智能机器人行业的研发主要集中于家庭机器人、工业\企业服务和智能助手三个方面,而优必选和地平线两家公司分别代表了消费级机器人和技术平台两个不同的方向。

重磅:移动互联网落潮,最值得关注的6个领域

#p#分页标题#e#

从机器人在结构上、硬件上的核心的关键部位到人形机器人研发生产,继而进军机器人 App 软件商店,甚至牵动全球机器人爱好者一同参与到编程开发的环节上来,「优必选」形成一个开放式的产业生态系统,让服务型人形智能机器人同时成为未来多个智能领域的入口。

而与大多数商用机器人解决方案商专注于机器人系统的软硬件研发不同的是,由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 ( IDL ) 创始人余凯创办的「地平线机器人」则聚焦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大脑」平台。

在具体的应用中,「地平线机器人」将云端的大规模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在高性能低功耗的「大脑引擎」上,大幅提高了设备端上的智能;依托于横跨图像、语音、自然语言理解和运动控制上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地平线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涵盖智能家居、汽车和安全等。


泛娱乐篇

泛娱乐行业正在强势崛起,且愈演愈烈。

如今,「泛娱乐」、「IP」、「内容为王」等概念在互联网行业内得到广泛传播,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参与到其中,以「IP」、内容为核心,逐步渗入到游戏、影视、动漫、文学等多种娱乐形式的上下游当中去。在以 BAT 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和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传媒巨头的引领下,中国泛娱乐产业生态的链条已经初步构建。

在这个巨大的生态当中,内容与流量仍然是支撑其发展壮大的两个支柱。2016 年以来,流量渠道的竞争到达饱和状态,在流量缺少出口,阶层已经固化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注意力和战场转移到内容。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趋势是,视频网站大手笔投资自制剧;电影购票公司集中往产业上游走。

渠道的成熟,资本的推动,泛娱乐领域内,人们纷纷寻找属于自己的 papi 酱。

一、BAT 瞄准泛娱乐,巨头带动产业发展

在泛娱乐领域的布局上,BAT 三家巨头似乎掌握了同一模式。影视、文学一个都不能少;在掌握渠道与资本的同时,也有把控好内容的开发。阿里巴巴以资本为纽带整合 IP 资源,除了阿里影业、阿里文学作为内容源支持,还有优酷土豆、新浪微博等渠道。围绕其电商的核心优势,打造出一个泛娱乐全产业链的生态圈。

百度的方式更多以投资、入股的方式进行。在文学方面,它整合了纵横中文网、91 熊猫看书和百度书城等品牌;同时,入股华策影视,推动百度游戏和文学的 IP 向影视的衍生;其旗下的爱奇艺,正在大手笔投资网络自制剧和综艺节目。

腾讯游戏依然是行业的领头羊。另一方面,随着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的整合,网络文学市场也呈现出一家独大的局面。在腾讯原本弱势影视行业,它也开始推出「腾讯电影+」计划,投资了华谊兄弟、柠萌影业等,并成立了腾讯影业和企鹅影业,开始系统布局影业业务。

此外,小米、360等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布局泛娱乐领域,加大内容产业的投资。

二、内容依然为王,大 IP 成为资本关注核心

整个泛娱乐产业都围绕在内容与优质 IP 的开发与构建上。IP 本身凝聚内容价值、粉丝价值、营销价值与数据价值于一体。不仅各家公司追逐热门的 IP,粉丝也买 IP 的账。总的说来,只要拥有优质的 IP,就拥有了接下来一系列的开发与投资。

自 2013 年这个「IP 元年」以来,IP 的价值被不断放大,对于视频网站等,其需要购买版权的价格也越来越贵。但是以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大 IP 为代表的影视剧产品的票房回收,依然显示出了这些 IP 所迸发出张力。

三、娱乐形式不再孤立,更多围绕 IP 的协同发展

2016 年,文化产品的连接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影视、动漫、游戏、综艺和音乐等娱乐形式不再孤立发展,而通常是协同打造同一 IP,并将此 IP 做大,构建一个泛娱乐产业的新生态。这其中,文学、动漫两个领域扮演着内容提供者的角色,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原创 IP 资源,影视则成为这一链条中的放大器,粉丝数量在这一环节被成倍放大;同时,影视和游戏也是目前最佳的 IP 变现渠道,可以反哺其它几个环节。

四、粉丝经济的作用被放大

既然是所有的产品都围绕「娱乐」一次,其繁荣就离不开粉丝。从能够最大效果催生粉丝价值的影视剧行业,到动漫、游戏、文学行业,粉丝的认可度直接决定 IP 的衍生程度。

#p#分页标题#e#

重磅:移动互联网落潮,最值得关注的6个领域

越来越能够发挥作用的粉丝经济要求内容开发商从更多数据中去发现 IP 中最能够引起粉丝共鸣的部分,包括后期的运营、影视角色的挑选都会参照粉丝大数据来进行。

五、新型社交直播崛起,网红成流量主

2016 年以来,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直播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交方式。用户从文字、图片升级到视频互动,直播平台则因为主播、网红等因素获得巨大流量与分成。

在直播崛起的背后,网红成为一个迅速膨胀的流量入口。因为有了幕后推手、推广所获得的流量以及社会舆论等,一大批网红集中出现在社交网络和人们的视野当中,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交产品」。


消费升级篇

最近,当人们在讨论「未来的财富在哪里」时,最重要的观点之一便是「从屌丝经济到中产阶级的崛起」。这不是一家之言,从去年到今年,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开始押注「消费升级」。在经济结构的需求侧,出口、投资、消费这「三架马车」的拉动能力正在出现分化。「刺激消费」成为了现阶段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这其中「消费升级」则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我们发现,「性价比」似乎不再性感,在互联网商业世界中一度被奉为圭臬「屌丝经济」也不再被那么多人买单。取而代之的是,对价格的不再敏感、对品质的追求以及对品牌溢价的被接受。在这种对品质和价值观的认同之上,中产阶级和新生代人群的消费升级需求已经开始表现出巨大的价值。当人们愿意为了这种升级的需求付出更多成本,这将会是一种比「性价比」更能持久、更强大的商业力量。

一、需求和生活方式的迭代

1、基于「品质」的需求升级

中国的中产阶级人群正在迅速崛起。2015 年,中国中产加中产二代的总人数为 1.2 亿,2016 年这一数量将达到 3.6 亿。这个人群对品质的追求以及对品牌溢价的认可无疑是「消费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基于「品质」的需求升级其实就是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在消费过程中强调品质、强调效率、强调体验。而对应到消费行为上,就是以下三个方面:


买更好的东西。想要得到更好的商品,包括更安全、品类更丰富、品质更好、价格更合理等。在认同品质和品牌的前提下,对于「买更贵」也欣然接受。

更容易买到想买的东西。「价格敏感」变为了「时间敏感」,为了更快的买到东西、为了用更舒服的方式买到东西,用户愿意为此付出溢价。

在消费过程中寻找情感和价值观的认同。商品的背后是品牌,用户在做消费决策时不仅考虑产品本身,他们对品牌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在加强。当消费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时,「性价比」已经不是决定是否购买一个商品时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取而代之的是对品牌的全方位认同。


而这些需求的变化正是跨境电商、内容电商作为新的渠道模式兴起的基础。

跨境电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方便、更快捷的渠道去购买那些曾经买起来很麻烦的、或者根本就买不到的商品。而内容电商则在通过「内容」、甚至「人」来传递自身作为渠道品牌的价值观,甚至渠道上所售卖的品牌背后的价值观。

2、新生活方式的觉醒

比起中产阶级对品质的追求,年轻群体在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将引起更广泛的消费升级需求,带来更多商业机会。

何为「新生活方式」?在青山资本副总裁李倩看来,这就是「一种前所未有但又合乎情理的生活方式」。不再迎合旧的生活方式、不再迎合惯有的趋势和价值观,而是开始「制造生活方式」。

看看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概念是这两年被创造出来的,或是一直存在却没有被「标签化」的?「断舍离」、「轻断食」、「瘦身餐」、「马甲线」、「网红脸」、「性冷淡风」、「悦己」、「共享」…… 这些五花八门的生活方式类概念很多就是由消费升级的产品制造或强化而形成的。

而年轻人在追求新生活方式时也表现出不同的需求层级:


#p#分页标题#e#

为「发现生活」买单。对于那些想要寻求改变但无从入手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关于消费决策的引导,而他们愿意为了这样一个「决策方案」买单。

为兴趣爱好买单。在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之外,基于兴趣爱好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被年轻人重视,比如健身、户外、旅游等,而这部分需求通常能够更好的愉悦自己。而比起 80、70 后来说,90 后更愿意为这些「需求金字塔」中「上层的」需求买单。

花钱实现「自我满足」。或是为得到一种的生活状态买单、或是为尝试不一样体验而买单、或是为改变和突破自我而买单,总之,消费的目的更多是满足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二、垂直人群+内容——新的电商模式

对于消费领域来说,需求端的变化必然会催生新的商业逻辑,而这种逻辑会反应到用户运营、供应链管理、商业模式等各个层面。

与之前电商的「大流量生意」相比,瞄准消费升级市场的电商类项目寻求的是流量的「深度变现」,最开始要抓住的是那一批有意愿和需求的窄众用户。由此,FreeS 投资人黄海认为,消费升级的产品需要拥有三个特征:垂直化、人群化、场景化。我们将其概括为「垂直人群」+「内容」的新电商模式。

贝塔斯曼汪天凡给出过一个他看电商项目的公式:大流量 * 高转化 * 高客单(毛利)* 强复购 * 低履约成本 = 一个电商的性感程度。那么在这些因素里,「垂直人群+内容」的电商形态到底有哪些破局机会?

1、锁定垂直人群

面对需求升级和新生活方式的出现,摆在电商面前的一个挑战是:如何选品。不同于传统电商通过打透供应链选「爆款」的思路,为消费升级需求而生的电商需要找到能激起用户的不同以往的购物欲望的品类。

另一方面,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庞大的消费人群面对的是更加多样的消费体验,如何做出消费决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重磅:移动互联网落潮,最值得关注的6个领域

做垂直人群的电商,其实做的是「重人群,轻品类」的电商。它为一个特征相似的人群提供跨品类的商品或服务,也就是「为一个垂直人群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东西」。垂直电商通常以某个品类或场景切入,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延伸到其他生活消费领域,最后或能做成一个生活方式电商。

所以,对应到汪天凡的公式中,垂直电商是一个更容易让特定人群产生高客单、强复购的模式。谁能抓住用户,谁能获得订单、谁能培养出更高粘性的用户很重要。对「人群」的理解成为了垂直电商的关键,谁能更好的理解自己的用户,就能形成自己的一套选品逻辑,而这也是电商这样的渠道品牌的新壁垒。

2、内容的价值

从品类垂直到人群垂直,背后的逻辑地流量红利不再,获客成本日益升高。那么,怎么以更低的成本抓到我们想要的垂直人群、怎么让他们对那些曾经没有消费过的品类产生购买欲?这便是内容能带来的价值。实际上,内容是运营电商的一种新方式,而好的内容能降低获客成本,给电商带来高转化和强复购,甚至高客单。


用「价值观」聚集人群,形成用户粘性


在 IDG 资本楼军看来,输出「价值观」是用来聚集人的最有效的方式。产品与人之间或者卖家与消费者之间做的其实就是价值观的输出,价值观的输出有两种形式:一是内容的输出;二是商品的输出。

我们应该看到热闹的「网红电商」的背后,其实他们每天都在通过表达价值观过滤人群。所以,网红电商的关键是通过内容、交互等方式过滤出一个能与自己形成价值观认同的人群,并对这些粉丝形成粘性。这其中,高质量的内容很重要,在内容中夹杂一些商品推荐,通常能形成良好的转化。


用内容给用户「洗脑」


在「氧气」创始人徐黛妮看来,消费升级的过程就是一个「洗脑」的过程。但不是什么产品都可以给人洗脑的,它必须在内容上具备很强的「专业度」、「场景感」和「引导力」,才能左右用户「不同于以往」的消费决策。

这其中,「场景」是最直接的内容呈现方式。而场景的设计要尽可能的细化、具象,「场景即商品」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比如,主打「以图搜图」的内容电商「See」就是「场景即商品」的典型代表。


降低决策门槛,刺激冲动消费

#p#分页标题#e#


在移动的形态下,用户的搜索减少了,转而更加依赖浏览和推荐,这样的购物方式更容易产生冲动性消费,而非计划性消费。当用户在一个公众号里看到关于下午茶的推荐内容而特别想尝试一下,这就是冲动消费。而冲动性消费是形成高转化、高客单的关键。

所以说,好的内容能降低用户的决策门槛,刺激他们产生冲动消费的欲望。可以说,在这样内容面前,大流量和高活跃度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三、新「商品品牌」的机会

消费升级过程中比较容易被看到的是「产品升级」和「服务升级」,而「品牌升级」却容易被忽略。在青山资本副总裁李倩看来,品牌升级是消费升级的灵魂所在。如果说「新的电商模式」对应着新渠道品牌的崛起,那么新商品品牌同样孕育着一波机会。

随着市场和人群更加细分、年轻人的新生活方式不断出现,一定会有新的商品品牌出现,它们或是创造出新的细分市场,或是取代现有市场中老旧的品牌,而新品牌将更符合年轻人、或特定垂直人群的价值观。

1、品牌升级的背后是首先品质升级

新商品品牌的出现表面看似营销驱动,其实本质还是产品驱动。一个新品牌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必须建立在好的产品品质上。

在酸奶、沙拉、果汁、蛋糕、冰淇淋等众多可以打消费升级概念的食品品类里,不少新的品牌们都将精力主要集中在了口味调配、原材料供应把控、制作品控上。毕竟,「好吃」才是吸引消费者复购的关键。

2、给品牌赋予更多的「附加价值」,形成溢价能力

在清流资本的刘博看来,消费升级下的新品牌代表的是个人化的消费趋势,其背后的逻辑是「用消费定义自我」。这时人们如果愿意为品牌付出溢价,也就在于品牌自身能够传递出来的品牌定位、精神和符号,人们看重的是品牌背后的「态度和性格」。

而这一切,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好的品牌能带来的「附加价值」。正是因为旧的品牌内涵缺失、价值观不鲜明,才给了新品牌机会。

与提升产品品质相比,附加价值更多集中在软性的精神层面,比如创造一种新的产品定位、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传递一种情感共鸣。在这一轮消费升级中,消费者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已经比实用性、易用性等物理层面的追求更加渴望,而这在女性消费者中尤其明显。

3、从垂直品类切入,抓住垂直人群的需求

做消费升级类的新商品品牌,起步时最忌讳「大而全」,需要做到足够细分、聚焦,在一个垂直品类中将产品的品质、品牌的调性做到极致。

这个垂直品类怎么选择?按照基本的商业逻辑来看,品类所属市场的潜在规模、成长速度、毛利空间、复购频率等是一些硬性指标。

但要特别指出的是,消费升级带来了新的需求、甚至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类概念,那么这些新的「符号」是可以重构原来消费者心中对于品类的认知的,它让一些已经消费者熟知的、甚至陈旧的品类概念有了被重塑的可能。比如,「沙拉」、「果汁」这两个品类就已经被「健康」、「轻断食」、「减肥」等几个概念重塑了,并且因此产生了较高的溢价。所以,要寻找具备「重塑可能性」的品类。

而垂直人群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在做好某一个「垂直品类」后进行横向扩张的关键。

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认为:「抓住自己品牌的那一批核心人群,也就是『种子用户』是最重要的。一开始把品牌定位在所谓的大众、小众其实不重要,因为创业者通过产品和营销传递出去的品牌理念已经决定了种子用户会是哪一类人。对新品牌来说,一开始选择一个单点突破会是较好的选择。然后再抓住核心人群的主线需求,反复迭代产品,甚至进行品类扩张,或者尝试多品牌。」

而且,这些「种子用户」也不一定就是普通的消费者,其中还包括一部分自带传播属性的 KOL 。可以说,「抓住垂直人群」是消费升级品牌从「小而美」到「规模化」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牢牢抓住这个垂直人群的基础需求做需求挖掘,,甚至为他们创造新的需求,以此为基础做品类扩张,甚至为新品类创造符合品牌调性的子品牌。


#p#分页标题#e#

金融科技篇

互联网金融行业经历了一轮 3 年左右的野蛮生长后,正在回归。

进入到 2016 年之后,整个行业开始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余额宝、兼顾资产端和资金端的 P2P 等平台类模式正在减少,靠着拼渠道、流量和高收益的红利时代已经过去。精细化、差异化、技术化的运营和创新是互联网金融这个阶段的主题。

同时,一度被强调的「互联网化的金融」理念也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对「金融本质」的重新关注,以及「金融与技术结合」的更多可能性。「Fintech」大行其道,金融行业正在重新回归到「技术信仰」的时代。所以,能够在技术层面和产品层面做出的创新的公司将成为关键的行业变量。具体来看,值得我们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资产端创新

P2P 平台都在根据自身能力优势逐渐分化为资产端和资金端两类。在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阶段,大量互联网基因的公司已经通过高息、补贴等方式完成了资金端的用户教育。现阶段大家面临的问题已经变成了:手握大量资金却不知道该投给哪个平台。因此,在现阶段,做资产端平台更容易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有了优秀的资产,资金的聚集是顺理成章的事。

另一方面,金融的本质是资产分级和风险定价。在资产还未能被合理定价的阶段,谁能长期在资产生成上占据优势、更好的给这些资产定价并且妥善的管理这些资产,谁就能够掌握核心竞争力,建立壁垒。

因此,当现有资产端日趋同质化,固定收益类产品已经不再稀缺时,就应该着手发掘新的资产了。发掘新的资产、掌握相关资产的风控技术、为市场创造新的增量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机会。

拓展资产端,既可以拓展资产类别,也可以通过建立新的消费场景来创造新的场景化资产。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专注于资产端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新的资产,比如针对小微企业、农村市场的信贷资产、供应链金融资产以及针对各类人群和场景的消费金融资产等。这其中,被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程度越低的市场,机会越大。

二、消费金融

顺着资产端创新往下看,消费金融资产因为其资产的足够分散、小额,并且依托于具体的消费需求,成为了这一轮资产创新当中公认的优质资产。

当然,不仅是因为资产优质,消费金融的快速兴起跟需求端的推动直接相关。面对拉动内需的政策和消费升级的趋势,消费金融是能够给单纯的消费行为赋能的。这也是阿里、京东等有消费场景的公司都在大力推自己的消费金融业务的原因,它带来的是「业务增强效应」。

所以,消费金融带来的创新和可能性体现在几个方面:


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和金融需求。如果没有分期乐等校园分期平台,学生在买手机的时候就无法以分期的方式支付,甚至不会去购买超过自己支付能力的商品。这就是新的需求。

形成规模化的获客能力。当 P2P 平台或其它理财平台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时,消费金融服务能够通过具体的消费场景聚集用户,实现规模化的获客,大大降低成本。

更好地挖掘用户价值。以电商消费、旅游等为代表的高频消费的场景能够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在消费需求的刺激下增加用户粘性,形成持续变现。

更有效的风控和更精确的风险定价。将风控分为「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两个方面,那么消费金融借款人在还款能力上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风控主要集中在「反欺诈」层面。而借助具体的场景和人群特点以及大量线上操作带来的用户数据,消费金融平台能够建立更有针对性的风控模型,更高效的识别风险、给予授信,这是传统金融机构尚未开始的尝试。


目前,消费金融业务大致可分为两类:基于垂直人群;基于消费场景。

其中,垂直人群可以是学生、蓝领、农民、白领、小微企业主等。但自身杠杆率低的人群(比如学生、蓝领)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是更大的机会,因为这本就意味着这群人没有办法得到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

而消费场景则包括房贷、车贷、旅游、家装、教育、医疗等。这其中又可以按照「是否占据了消费的第一入口」分为两类,简单说就是,是否拥有自己的消费场景。普遍来说,拥有消费场景的公司将更被看好,这往往这也是巨头牢牢站住的阵地。创业公司通常需要跟场景方合作。

消费金融在资金端也同样在做出创新,而低成本、规模化的资金未来将会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壁垒。消费金融刚刚兴起时,资金端对接的多为 P2P 平台的投资人资金,但随着部分消费金融平台资产规模的扩大,P2P 资金的高成本就成了障碍。反观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他们坐拥大量低成本资金,并且也想要寻找更多低风险的零售渠道来扩大业务规模。最近,京东、分期乐等平台纷纷成功发行 ABS,场内资金的涌入也将逐渐成为常态。


#p#分页标题#e#

三、互联网保险

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场景化金融」的被认可。以太曾给出一个场景化金融的定义:将以往复杂的金融需求变得更加自然,通过将金融需求与各种场景进行融合,实现信息流的场景化、动态化,让风险定价变得更加精确,使现金流处于可视或可控状态。而除了消费金融,互联网保险这一年在场景化上的大胆创新也值得关注。

最初,互联网对保险行业的改变集中在渠道和销售层面,即以更低的渠道成本将产品销售给投保人,形态类似保险超市。但除了销售之外,产品设计、产品定价、风险评估、理赔等环节在保险服务中都非常复杂且重要。所以,不触及这些环节的话,互联网保险的创新程度将始终受到局限。

随着众安保险开始推出退货运费险、延误险等新的险种,互联网保险的产品创新开始了。而这一轮产品创新,我们可以理解为「与互联网场景结合的保险产品」,也就是产品定制的思路,而产品场景化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销售渠道场景化,这两者相辅相成。

什么样的场景适合拿来做保险产品定制?在策源创投投资总监王璞看来,就是那些「场景需求明确、小额大量、灵活的时间周期、适合在互联网上售卖」的保险产品。

产品创新的背后,对应着定价方法的创新。当保险产品与用户在互联网上的各种行为相联系,通过将用户特征和行为数据用到客户画像、风险评估、产品设计、理赔预防等各个环节中,将改变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定价模式。

改良定价方法实现个性化定价是最终的目的。现阶段可行的方法就是能通过绑定场景和人群,拿到丰富的数据,不断进行精算尝试。当个性化定价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时才能实现规模化,更多的比价类互联网保险创新也会更有意义。

因此,我们关注那些能够深度结合互联网场景的、有数据意识和精算能力、能够通过数据实现个性化定价的互联网保险公司。

四、财富管理

前面讲的都是资产端业务,而财富管理业务对应的是资金端的业务。很多以获取和运营理财用户见长的 P2P 平台都开始向财富管理平台转型。

一方面,这是围绕核心用户的合理业务拓展。与美国等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还非常初级。市场的空白一定孕育着机会。经纬投资总监张以蕾表示:「中国正处于一个资产和财富快速形成的黄金时代,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一定会在这两年快速发展。」

另外,这也是理财平台建立壁垒的必经之路。理财服务的门槛较低,任何一个新理财产品的出现都可以被快速模仿。因此,在向财富管理服务转型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公司要建立两个核心优势:品牌化的能力,以及通过技术改变现有财富管理服务模式的能力。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后者。

在美国,券商、资管纷纷开始设立互联网金融平台,以互联网财富管理类的服务为主,目的是捕获更多中小投资者,在现有的证券业务体系之外培育新的增长点。而这些传统金融机构看中的就是智能投顾服务。我们可以看到,贝莱德收购 Future Advisor、Fiidelity 与 Betterment 展开战略合作等,这背后是传统金融机构对技术所能产生的势能的认可。

国内的智能投顾玩家也很多。其中,宜信和品钛这样的在新兴市场上已经相对成熟的公司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投顾服务。此外,还有大量早期创业公司直接以此为方向,比如弥财、钱景财富等。

智能投顾服务从多个维度考验着机构的资质和服务能力。合规的金融牌照;获取多元大类资产的能力(尤其是海外资产);做产品组合配置的能力;数据获取、算法迭代、机器学习的能力等等都是考察一个智能投顾服务的核心。

作者:中立达资产评估


现在致电 0531-888885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回顶部